贵阳贵安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鼓励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精神,推进国有林场组织变革、机制变革、产业变革、职能变革、理念变革,不断激发国有林场发展新活力。
贵阳长坡林国家森林公园。熊洪全 摄
(资料图)
组织变革聚合力。印发《贵阳贵安深入推进“五林”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联动、林业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改变了原来由林业部门一家牵头抓林业改革力量不足的局面。优化调整干部队伍,选用年轻、专业、肯干的同志担任场长,调整后的国有林场领导班子焕发了新干劲。改变目标考核要求,将“完成每亩年产值1000元、2022年经营收入较2021年翻番,2022年后经营收入增长率大于10%”纳入各国有林场目标考核体系,用新目标引领国有林场跳起来摘桃子。
机制变革增动力。探索经营性收入返还机制,明确各国有林场的经营性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方式返还50%用于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能力提升等,既盘活国有林场资源又提升森林质量。如尝试多种投资合作模式破解发展资金难题,引进社会公司先行垫资盈利后分享利润的模式;国有林场参与森林碳票交易获得造林收入模式;招引企业开展“企业直种”“国有林场+企业种植”“国有林场+村合作社+企合作”、政府投资等合作模式等。
贵阳市顺海国有林场红托竹荪种植基地。
产业变革强内力。大力发展红托竹荪为代表的林下经济,2022年贵阳贵安各国有林场共完成林下食用菌种植6548亩(其中红托竹荪6218亩),产值达2.66亿元,经营性收入达754.2万元,收入相较于2021年实现了翻番,打响了“都市山珍”产业品牌。试点林业碳汇产业,花溪孟关国有林场获签“森林司法碳票”35张,涉及新造林面积1100亩,已全部实现交易,收益达426.14万元;市长坡岭国有林场、市顺海国有林场带动乌当区水田镇等3个乡镇连片森林实施国际自愿减排(VCS)森林碳汇项目24.6万亩,预期20年分批收益将达到2926.4万元。探索森林康养产业,贵州景阳森林康养基地和息烽南山温泉森林康养基地已建成投运,成为全省森林康养发展示范试点。
贵阳市白云区森林专业消防队。
职能变革提能力。依托国有林场森林防灭火职责,组建森林专业消防队或半专业消防队,除了本林区防火职能外,还要负责属地区(市、县)森林防火应急处置、培训、宣传等新职能。白云区都溪国有林场、花溪区孟关国有林场、息烽县国有林场已组建森林专业消防队;市长坡岭国有林场、市顺海国有林场积极配合做好全市森林防控应急处置工作;乌当区凤凰山国有林场、清镇市国有林场、开阳县杠寨国有林场、开阳县双永国有林场持续协助县级森林防火部门做好本地区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降低了贵阳贵安森林火灾隐患发生率。
理念变革展魅力。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开发自然教育方面公共产品,贵阳贵安已建成了顺海国有林场(登高云山森林公园)科普馆、长坡岭国有林场(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德合作贵阳森林体验教育中心等多个自然教育基地。目前已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自然教育公益课程百余次。开发森林公园公共产品,打造供群众休闲游憩、生态观光、户外运动、摄影采风的各类森林公园,建立健全森林公园管理机制,强化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维护,全市森林公园每年平均接待市民游客近80万人次。
来源 贵州省林业局公告
编辑 唐怒娇
二审 方春英 游正兰
三审 黄锐